- 相关推荐
拐弯阅读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拐弯阅读答案(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拐弯阅读答案 篇1
①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当被人问起他的长寿秘诀时,说:“凡事要想得开,想不开就拐个弯。”
②从每个人成长的轨迹来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来没有笔直的。有人说,人在前进的路上就是两件事——前进和拐弯。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爱因斯坦曾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达尔文说得更透彻:“适者生存。”他们所说的“适”,就是适应、顺应,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不仅在西方人眼中生命需要拐弯,中国古人亦有类似的认识。陆游也曾说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由此可见,拐弯在人生的字典里是个关键词,由于每个人对这个词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不同,就出现了愿不愿、会不会、善不善拐弯的多种情形,由此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演绎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我想如果把拐弯用英文大写的字母来表示,可分出若干种类型。
③一是把拐弯用字母“V”来表示。不仅形象上非常传神,而且真正表达了拐弯的意义: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拐弯,而是一种迂回型的拐弯,是形退实进。左边的一半,代表向下;右边的一半,代表向上。从左边的趋势来说,本应向下,但到底部终止了,又改为向上。这是一种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转折。许多人和事都是这样由挫折走向成功的。北大著名教授季羡林,“文革”时被勒令守楼听电话。这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无法忍受的屈辱,可季老却在困境中发现了有利因素,利用三年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这一宏篇巨著,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建起了一座丰碑。
④二是把拐弯用字母“N”来表示。这种拐弯和“V”有点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表示人们按既定的道路和方向前进时,原路走不通了,必须拐穹,但这个弯不是返回原来的起点,而是扔到一个新的落脚点上,从而在新的领城获得断的发展。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控折、不幸。关键在于你是否学会了拐弯。只要你在心里据个弯,就会路随心转、超越自我,开创新天地。红极一时的影星克里斯朵夫李维在一次马术比赛中意外坠落,成了一个高位截瘫者。他一度绝望过,也曾想就此了结生命,但在挫折面前,他最终选择了拐弯,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导演的'影片还获得了金球奖。他还坚持用牙咬着笔,写出了他人生的第一部书《依然是我》,后来这部书还成为畅销书。
⑤三是把拐弯用字母“W”来表示。这说明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弯很多,并不是拐一两次弯就能到达人生终点的,而是要经过多次拐弯的锻炼,经历多次挫折的磨练,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一些伟人、名人成长的轨迹,就雄辩地证明了他们正是在不断拐弯中前进,从而获得成功的。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推行“三民主义”,虽多次失败,但失志不渝,终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两院院士王选一生经历了八次选择,也就是八次拐弯,终于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一场技术革命,被誉为“当代毕昇”。
⑥周老的“拐弯”说,是他百岁养生经验的总结,也是转换思路的小方法,更是指引人生方向的大智慧!
(选自《读者文摘》,有改动)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人生需要学会“拐弯”。
13、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运用了举例论证(也含有道理论证)。既通过举例——古人的人生智慧,告诉读者人生起伏,需要智慧;也通过“柳暗花明”的古诗,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4、请简要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答:先由“大家”的一句话引出论题,再举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和名言,论证人生定有“拐弯”,再通过三个分论点,分别论述人生的弯道各不相同,但都需要磨练和努力才能到达终点。
15、当下一些中学生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一蹶不振,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请你结合本文的观点,对其进行劝说。(3分)
答:示例:哪个人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经历各种的困难和挫折,你所经受这点挫折也许只是别人经历困难的点滴,你勇敢地面对它,你多想想别人是怎样努力战胜自己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的,你就有了更多的勇气和力量。
拐弯阅读答案 篇2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了,大部分老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阅读题: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 )
A、弟弟 B、同学 C、我 D、爸爸
2、能表明弟弟伤得不轻的文字有两处,即:
3、在文中,我对爸爸的感情是通过弟弟的`心情变化而逐渐升华的。试找出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弟弟碰见爸爸时
②爸爸自己走了后
③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4、本文写父爱抓住爸爸回头的动作,真切感人。阅读该段文字并回答:
①这一动作发生的时间:
②这一动作发生的地点:
③最能表现爸爸此时神态的词是:
④最能表现爸爸对弟弟关心的动词是:
⑤这一动作体现了爸爸的性格是:
⑥爸爸回头时的心理会是怎样的呢?请揣摩一下写在下面。
5、能代表父爱的动作有很多,请从你身边找出一、二例写在下面。
参考答案:
1、D
2、①几个同学送他 ②扎了绷带
3、①哭丧与怜爱 ②弟弟很伤心生气 ③弟弟的泪光
4、①父亲侧身左拐的刹那 ②巷口拐弯处 ③悄悄 ④瞟 ⑤慈爱而含蓄 ⑥总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5、略
拐弯阅读答案 篇3
他是个出了名的问题孩子。逃学、捣蛋、捉弄老师、欺负同学,可谓“无恶不作”。同学怕他,讨厌他,避之唯恐不及;老师也对他渐渐失去了耐心,放任自流;他的父母,一个重病缠身,一个苦于生计,想管也管不了。除了偶尔被老师拿着花名册点到名字外,他已经差不多被人遗忘了。
这是个偏僻的山区学校,贫穷是笼罩在很多孩子身上的共同特征,每年,学校都会拟定一份名单报给当地教育局,以方便那些好心的捐助者选择资助对象。
很显然,并非每个孩子都能上这份名单,有幸被选上名单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学校会在每个名字的后面,附一份该同学学习和表现情况的材料,这是关键的一张纸,很多捐助者就是据此选择他们要帮助的孩 子。因此,能上名单,就意味着不但可能得到一份资助,而且,也是一份“荣誉”,它说明了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肯定。
又一批名单报上去了。
一天早晨,还没有上课,他早早地来到了学校。这是他第一次这么早走进学校。在班主任的办公室外徘徊了许久,他下定决心,走了进去。他从书包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一张纸片,递到老师面前,“老师,这是我昨天收到的汇款单,是一位上海的叔叔捐给我的学费。谢谢老师!”
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也收到了捐助?而老师清楚地记得,报上去的名单里,根本没有他的名字啊!
老师接过汇款单细看,收款人果然写着他的名字。虽然心存疑惑,老师还是决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班同学。
当老师在班级上宣布这一消息时,教室里 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所有的眼睛都齐刷刷投向他。疑惑,羡慕,感叹,什么表情都有。而第一次被这么关注,他激动得满脸通红,腰板挺得笔直。他从来就没有坐得这么正过。
这天,他第一次没有在课堂上捣乱,每一堂课,听得都非常认真。
放学了,他才收拾书包,跟在同学们的身后,走出学校。这是他难得一次没有早退,按时放学。
他惊人地变化着,不再迟到,不再早退,不再恶作剧,不再四处捣蛋。
上课时,他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听老师讲课。老师提问时,他第一次举手发言。月考时,他的试卷上,第一次没有出现刺眼的红色……
班主任对他做了一次家访。
他拿出了一沓信。“这都是资助我的叔叔寄来的.。”他忽然有点不好意思,“叔叔在信中说,是老师推荐我的,老师在推荐信里说我是努力、上进、优秀的孩子。我没想到老师会这么夸我。”他偷偷瞄了一眼老师,黑黑的脸,泛出红晕。“叔叔还说,他会一直支持我上学,直到我上大学。我不会让老师和叔叔失望的。”他紧紧地咬着嘴唇。
老师一脸迷茫,这份推荐信显然不是他写的。怎么会这样呢?老师也想不明白。但是,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彻底改变了。老师坚定地拍拍他的肩膀。
谜底直到几年后才揭开。他考取了一所重点大学,资助人也赶来庆贺。班主任老师私下里问资助人,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他这样一个问题学生?
资助人一脸不解,你们的推荐表上写的是优秀学生啊!资助人正好带来了最初的那张推荐表。
班主任一看,上面潦草 地写着许光军,那是另一名学生。而他的名字叫许辉。(14分)
《北京晚报》2010年11月17日
12、文章开篇点出“他是一个出了名的问题孩子”,从全文看这样写的用意何在?(3分)
13、认真阅读本文,梳理出文章的故事情节。(3分)
他是一个问题孩子→ 谜底揭开
14、你怎样理解文章第三段划 线句子中“荣誉”一词的含义及作用?(3分)
15、文章描写了主人公受助后的一系列变化,这样写有何意义?(3分)
16、读了本文后,你认为主人公“命运拐弯”的原因是什么?(2分)
(二)(14分)
12、(3分)采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使情节有起伏,使故事发人深省。
13、(3分) 学校上报受助名单→他得到了捐助→受助后他发生了转变
14、(3分)说明学校和老师对一个学生的肯定,突出“荣誉”对后进生的巨大激励作用;揭示出本文主人公转变的原因。
15、(3分)具体说明作品主人公的点滴进步;有了这些进步,最后他考上大学才显得真实可信。
16、(2分)来自师长、社会的鼓励和帮助;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
拐弯阅读答案 篇4
①我国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今年105岁了,除了耳朵需要戴助听器外,思维敏捷,笔耕不止,每月都有文章发表在国内外的报刊上。央视采访他的长 寿秘诀时,周老说:“凡事要想得开,要有一个好心态。”主持人开玩笑地说:“要是我还是想不开呢?”周老跟着说:“拐个弯,不就想开了嘛!拐个弯,坏事就是好事。”周老的“拐弯”说,是他百岁养生经验的概括和百年人生的智慧,也是对人们的忠告。
②历史像一辆在弯弯曲曲路上行进的车子,每个人都是坐在车上的乘客。车子拐弯了,不随着车子拐弯的人,就有掉下去的危险。斯大林对此说得更形象:“每当历史的车子在转弯时,总会有人从车子上掉下来。”原因就是这些人没有适应车子的转弯而主动转弯。爱因斯坦说:“人的最高本领是能够主动适应客观条件。”适应,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由此可见,“拐弯”在人生的字典里是个关键词,由于每个人对这个词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不同,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演绎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所以,人只有主动顺应历史潮流,主动适应客观条件“拐弯”,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③俗话说,人生在世行路难,行不通时拐个弯。这个“拐弯”,不是放弃,不是退出,而是在迂回中窥测前进的方向,在困难中发现有利的因素,在审时度势后作出理智的选择。“文革”时北大著名教授季羡林被勒令守楼和听电话。一般人会觉得这是无法忍受的屈辱,可季老认为这是难得的好时光,便利用着3年“好时光”,翻译了280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建起了一座丰碑。
④有人用字母“V”来形容“拐弯”:左边的一半代表向下,右边的一半代表向上;左边是向下的.趋势,但到底部终止了,转为向上。这是形退实进,是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转折。做一件事有时也是如此,本来以为走到了失败的境地,换一种角度去思考,你会突然发现其实正好走向另一成功的途径。伊朗建德黑兰皇宫时,设计者原打算把镜子镶嵌在墙面上的。当镜子从国外 运抵工地后却被打破了,他们就大胆创新,将这些碎片镶嵌到墙壁和天花板上。于是,天花板和四壁看上去就像由一颗颗璀璨夺目的“钻石”镶嵌而成,德黑兰皇宫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马赛克建筑。
⑤可见,人生天地间,学会“拐弯”是极为要紧的事。学会“拐弯”,不仅需要面对困难的好心态,更需要化解困难的大智慧。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1年第9期,有改动)
1、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④段具体阐述了怎样做才能学会“拐弯”,请逐段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1)有人用字母“V”来形容“拐弯”:左边一半代表向下,右边一半代表向上;左边是向下的趋势,但到底部终止了,转为向上。(用字母“V”来形容“拐弯”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会“拐弯”,不仅需要面对困难的好心态,更需要化解困难的大智慧。(句中加点的“不仅”、“更”为什么不能删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③段说:“人生处世行路难,行不通时拐个弯。”请结合你的一次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引出议论的话题(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作文论据论证学会“拐弯”的重要性。(意思对即可。)
2、(1)顺应潮流,主动适应。
(2)审时度势,理智选择。
(3)换一种角度去思考,大胆创新。(意思对即可。)
3、(1)形象传神地揭示了“拐弯”的意义——“拐弯”是形退实进,是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转折。
(2)作者强调的是:就学会“拐弯”而言,“化解困难的大智慧”比“面对困难的好心态”更重要。删去“不仅”和“更”,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这两个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意思对即可。)
4、这句话是说人生处世经常会碰到困难,需要人们学会“拐弯”,把自己带出困境。(言之有理即可。)
【拐弯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做人与做事阅读答案 读书与做人阅读答案12-17
母亲的答案阅读题答案02-02
野望阅读答案03-01
满师阅读答案10-16
渡江阅读答案03-23
追悼阅读答案08-06
狩猎 阅读答案03-27
《病人》阅读答案05-01
阅读理解及答案05-24
《假面》阅读答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