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优秀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3篇1
一、教学目标:
1、识别几种细胞器形态
2、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辩证观点。
3、说出细胞溶胶的功能。
4、简述细胞器的协调配合。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细胞器的形态,功能;细胞器的协调配合
三、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第三节 细胞质
细胞质的概念
细胞溶胶 【创设情景】多媒体展示细胞结构示意图:
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质中各结构之间的联系。
【提问】什么叫细胞质?
资料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这类蛋白质叫做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等。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3min后,被标记的亮氨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内侧的运输蛋白质的囊泡中,以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
【总结】细胞内部就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各细胞器就是各个车间,具有一定的功能,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功能。
【提问】在分析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必须先将各细胞器分离出来再加以分析,那么用什么方法分离各细胞器呢?
【讲述】分离得到各种细胞器后,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各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提问】阅读课本,思考线粒体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提问】联系线粒体的功能,猜猜心肌细胞与腹肌细胞相比,二者线粒体的数量上应该有没有区别?
飞翔鸟类胸肌细胞中线粒体比不飞翔鸟类的多,运动员肌细胞线粒体的数量比缺乏锻炼的多,为什么?
生长旺盛的细胞或生理功能活跃的细胞中线粒体居多,如肝细胞中多达20xx个,一般细胞中为几十个至几百个。
【提问】阅读课本,思考:什么叫质体?叶绿体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提问】比较线粒体和叶绿体?
【提问】阅读课本,思考内质网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提问】阅读课本,思考核糖体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提问】阅读课本,思考高尔基体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提问】阅读课本,思考液泡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提问】阅读课本,思考中心体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提问】各细胞器之间的液体部分叫什么?
【小结】我们来总结一下各细胞器的膜层数,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生思考、回答:
细胞质是细胞膜包被的细胞内的大部分物质
成分:有各种细胞器和透明、黏稠、流动着的液体组成。
细胞器的成分:有膜包被,如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等。无膜包被,如中心体、核糖体等。
他们共同完成细胞的功能。
差速离心法
学生回答:
分布:动植物细胞
形态:颗粒状或短杆状
结构:双层膜:内膜折叠成嵴;基质,含有有氧呼吸的酶,和少量的DNA.
功能:是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95%能量)
质体分为白色体和有色体。白色体是贮存脂质和淀粉的,存在于不见光的细胞中;有色体含有色素,最重要的是叶绿体。
形态分布:在很多植物细胞内,呈椭球形、球形,
结构:双层膜;基粒:由囊状结构堆叠而成;
基质:少量的DNA
功能:光合作用场所
共性:双膜、DNA、能量转换站
分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形态:由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功能:蛋白质、脂质合成和加工的车间
分布:附着在内质网上,游离在细胞质基质
形态:椭球形粒状小体(无膜结构)
组成:RNA和蛋白质
功能: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分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形态:扁平囊状结构和小泡
功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发送站”
分布:植物细胞
形态:泡状结构;细胞液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有机酸和碱
功能:调节细胞的内环境;液泡具有一定的浓度,可以是细胞保持膨胀状态
形态: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构成,不具有膜。
分布:总是位于核附近的细胞质中。
功能: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称为细胞溶胶
含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七、板书: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第三节 细胞质
分布 形态 结构 功能
线粒体
质体
内质网和核糖体
高尔基体
液泡
中心体
细胞溶胶
八、典型作业设计
请连接各细胞器及其功能:
线粒体 叶绿体
功能
分布
叶绿素
存在位置
酶的位置
相同点 双层膜,核酸
线粒体
叶绿体
内质网
液 泡
高尔基体
中心体
核糖体
细胞核 ①蛋白质的加工运输,脂质合成的场所
②维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压
③细胞中的物质转运系统
④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⑤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⑥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⑦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⑧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器归类:
归类条件 (成分) 相关的细胞器 归类条件(功能) 相关的细胞器
双层膜结构的 能产生ATP的
含有核酸的细胞器 与主动转运有关的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与分泌蛋白有关的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概念关系图) (生物膜面积的变化情况)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3篇2
一、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我以新课标为依据,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重组教材,优化课堂教学。本节的主干知识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这是一个微观的分子水平上的过程,学生缺乏直观经验,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动画和物理模型模拟等,使这一内容直观化;侧枝内容是RNA的种类及遗传密码的概念、种类、特点等。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繁杂,我将它们置于本节课之前和之后分别讲解。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开篇,是本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要用2课时。由于课时调整,我在上完DNA结构后直接跳跃讲述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内容,课程标准中与本节教学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能够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等。因此,本节教学主要是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描述,而且让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的物质结构基础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要达到理解层次的目标,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观点思考和讨论相关的问题,需要运用有关DNA和RNA结构的知识,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进行分析;“为什么是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呢?”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本节教材的另一特点是插图多而且复杂。插图包括结构示意图、化学组成区别图、转录过程流程图、翻译过程流程图和一个mRNA分子上的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示意图等。能否处理好教材中的插图,是本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DNA分子结构后,已经能够建构DNA的分子模型,并掌握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同时对DNA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探知有关DNA的其他问题,学习的欲望强烈,但是学生往往会陷入学习时明白,学完了就糊涂的困惑中。因此在每节课前都有一个复习旧知识的环节,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能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理解密码的简并性。
2、能力目标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识图能力,分析归纳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让学生能利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原理和过程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用生物学观点认识和分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教学难点
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基于以上分析,在整体上我决定,一方面从学习目标的任务入手进行教学设计,主要完成什么是转录?怎么转录?什么是翻译?怎么翻译?这四个问题。另一方面调整课堂结构,不再利用传统的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教学叙事程序,而是采用从整体到局部,先了解全貌再深究细节的程序;在策略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设置问题串,层层设疑,激发并保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教法上,采用多媒体课件、模型模拟等形式,把抽象、复杂、微观的过程动态化、形象化、宏观化。这样有利于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感悟和理解,又能节省时间。但教材中的八幅图表不能放弃不用,否则就会忽视了学生的识图、辩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在学法指导上,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六、教学过程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3篇3
疏导引导
1.理解生态工程的概念
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⒄躬。
在概念中应注意三个方面:
(1)涉及的学科知识包括生态学和系统学;
(2)运用到的技术手段或方法有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3)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理解协调与平衡原理
所谓协调与平衡是指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协调主要指生物要适应环境,因此在建设生态工程时,不要盲目引种或栽种;平衡是指某环境下生物种群的数量与环境的承载力要平衡,如果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的限度,就会引起系统的失衡和破坏。如草原上的过度放牧就是典型的例子。
3.理解整体性原理
所谓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是指人类所处的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构成的巨大的复合系统,三者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它既包括自然系统的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又包括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只有把生态与经济和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建设生态工程的目的。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活学巧用
【例1】 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革
B.防止环境污染
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
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解题提示:根据生态工程的概念可知,防止环境污染,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革,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都是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只有C项不正确,单纯追求粮食产量有可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答案:C
【例2】 从根本上达到造林和护林目的的措施是( )
A.生态与社会习惯相结合
B.生态与法律制度相结合
C.生态与经济相结合
D.经济与法规相结合
解题提示:社会习惯、法律制度也对生态工程建设起重要影响,但生态与经济结合才是从根本上达到造林、护林的目的。
答案:C
【例3】 根据以下材料完成问题:
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田地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活动。
(1)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 。
(2)“退耕还林(还草)”所依据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其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 。
(3)保护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是保护森林。近年来,首都北京等地频繁出现了“沙尘暴”,源头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说明森林等植被在 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另外,我国在西北植树造林方面依据生态工程的 原理,要注意树种不要过于单一。
解题提示:本题考查了必修教材内容中决定生物的生态因素之一:非生物因素——水;联系西北地区特定的地理条件得出。还考查了生态工程建设中物种多样性原理的应用,“退耕还林(还草)”提高了物种多样性的同时,植被具有的特殊生态功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功能随之体现,改善了西北气候,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答案:
(1)水
(2)物种多样性原理 自动调节能力
(3)防风固沙 物种多样性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3篇】相关文章:
高中生物教案12-06
高中生物教案8篇07-25
高中生物教案6篇07-23
高中生物教案9篇03-03
【精选】高中生物教案四篇03-03
高中生物教案4篇03-03
【精选】高中生物教案三篇03-03
【精选】高中生物教案3篇03-03
精选高中生物教案4篇03-02
精选高中生物教案九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