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化学教案>化学的教案

化学的教案

时间:2022-12-11 16:14:35 化学教案 我要投稿

化学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学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化学的教案

化学的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描述有关实验现象;会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铁制品锈蚀的原因和一般防锈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逐步养成实验、观察、思维的习惯并学会其方法,能利用铁的性质分析解释有关现象和问题。

  3、德育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的冶铁史,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铁的化学性质。

  2、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3、建立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有很大影响的观点。

  三、突破难点措施:通过比较铁与氧气反应,铁在干燥空气中、在水中、与空气和水接触的不同现象,分析原因,得出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结果不同的结论。

  四、教学模式:

  开放式“超前自学”教学模式。其基本环节是:学生开放学习--交流学习结果--师生总结评价--创新应用练习。

  五、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查阅资料。

  六、教学媒体选用:常规仪器(略)、录像片、实物投影仪、图表、计算机。

  七、提前准备工作:1、学生查阅有关资料;2、提前一周开始观察铁生锈的三个实验。

  八、教学过程:

  (一)专题讨论,开阔视野

  1、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品是铁制成的?

  2、你知道我国古代从何时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我国古代何时发现“湿法冶金”?

  3、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钢铁工业生产状况如何?

  (二)学习交流,总结评价

  1、根据日常生活的观察,了解回忆铁的物理性质:

  _色,_态,_延展性,_传导性,硬度_,密度_,熔点_,沸点_,_磁化。

  2、铁的化学性质:

  [温故知新] 铁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设疑导入] 铁在空气中呢?

  [展示] 一周前开始做的三个铁生锈对比实验结果。

  [实验与观察]

  [分析与思考] 1、三个实验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2、三个实验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3、这说明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4、如何防止铁生锈?

  5、举出你所知道的防止铁生锈的例子,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启发与点拨] 1、铁锈的主要成份。

  2、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结果相差很大,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 避免铁生锈。

  3、全世界每年因生锈而浪费的钢铁约占全世界年产量的1/4, 可见钢铁防锈具有重要意义。

  4、常见的防锈方法。

  [分组实验] 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观察] 有什么现象发生?

  [分析与思考] 原因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么写?

  [启发点拨] 1、根据该性质可用铁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2、由该性质也可知使用铁制品应避免与酸接触。

  [展示] 提前做好的铜树的实验结果。

  [分组实验]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观察] 有什么现象发生?

  [分析与思考] 原因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么写?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启发点拨] 铁制品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

  [小结与概括] 你认为应该如何归纳铁的化学性质?

  (三)议议练练,创新应用

  [想想议议] 由上述铁的两条化学性质,结合以前所学的制氢方法,你对置换反应有 什么进一步的认识?

  [诱导归纳] 1、不同的金属(如铁、锌)可以把同种酸中的氢元素置换出来,制出氢气。

  2、同一金属(如铁)可以把不同酸(如盐酸、硫酸)中的氢元素置换 出来,制出氢气。

  3、金属铁还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练习与反馈] 把5.6克铁放入足量硫酸铜溶液中,完全反应后, 溶液的质量有无变 化?为什么?

  [创新应用] 查阅有关资料,看看有哪些更先进的防锈蚀的方法?形成一篇科学小论文。

化学的教案2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认识与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重点:原子的构成。

  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形成。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思路:由于在现阶段的教学条件下,原子这种微观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想象,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能自制或借鉴一些关于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三维动画,这样既能诱发想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把抽象变为生动,增强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查找有关原子弹的资料

  情景导入:

  同学们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知道了分子、原子的概念,而且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屏幕演示】水分子的分解动画

  【回顾讨论】 在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你能说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化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的分子。

  【启发】 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为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再分。用其它方法能不能再分呢?

  【屏幕显示】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的图片

  【学生交流】汇报有关原子弹的资料

  【学生归纳】原子弹是通过原子裂变释放出巨大能量而制造出来的。

  【讲解】1897年,在英国科学家汤姆发现电子以后,人们开始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秘密。

  【讲解并板书】 一、原子的构成

  【屏幕演示】原子的构成的动画(2份动画)

  【讲解】根据刚才的动画演示,我们可以看到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指导阅读】请同学们看书69页第一段,想象一下原子和原子核的大小,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发言】原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我的手上有无数个原子;原子核更小,在原子里原子核外的空间很大;电子绕核做高速运动……

  【教师引导】原子核很小,科学家经过研究证明原子核还可以再分,在动画中已经显示出来了,大家再仔细观察原子核的构成。

  【屏幕演示】重放动画1、2

  【学生归纳】

  原子的构成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

  【教师讲解并板书】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书68页表4-1,通过这个表格,能否猜想一下原子核的带电情况?

  【学生看书讨论】

  【学生回答】原子核带正电,并说明理由。(其他人补充)

  【教师启发】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那么原子显不显电性呢?

  【屏幕出示】课本68页表4-2

  【教师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讨论回答】

  1、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

  2、碳原子和氧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都相等;

  3、所有原子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相等;

  4、原子不显电性;有的原子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有的不相等;

  5、不同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

  不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教师归纳】大家总结的很好!对于原子来讲,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设疑】 我们已知道原子很小但有质量,那么原子的质量有多大呢?

  【讲解】 不同的原子、质量各不相同,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来。

  【投影】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千克

  即1.99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千克

  即2.657×10-26千克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288千克

  即9.288×10-26千克

  【讲解】 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就像用吨做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小麦的质量一样。因此,在国际上,一般不直接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采用不同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板书】 二、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讲解】一种碳原子,指的是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这种碳原子。

  【板书】1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千克,其1/12是1.993×10-27千克≈1.66×10-27千克,

  则氧的原子量=

  即原子的原子量=

  【比喻讲解】我们 引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讲解一下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我有一堆水果,有人让我记住每个水果的质量,我选取了一个苹果作为参照物,称其质量为100克,现称得梨的质量为300克,猕猴桃的质量为500克,分别将这二者的质量与100克相除,所得倍数即为梨和猕猴桃相对于苹果的质量,我只要记住梨是3,猕猴桃是5就可以了。

  【设疑】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真实质量吗?

  【讲解】 课本最后的附录就是相对原子质量表,让学生知道如何查表。

  【课堂小结】请你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

化学的教案3

  [学习目标] 1.理解燃烧热的概念,掌握有关燃烧热的计算。2.了解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和新能的开发。3.了解化学在解决能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热的概念及有关燃烧热的计算。难点: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及燃烧热的计算。

  1.燃烧热

  (1)概念

  25℃、101kPa时,1_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kJmol-1。

  (2)意义

  例如:C2H2的燃烧热为-1 299.6 kJmol-1,表示在25℃、101kPa时,1_molC2H2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1 299.6 kJ的热量。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

  A.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1

  B. CH4(g)+2O2(g)===CO2(g)+2H2O(g) ΔH=-802.3 kJmol-1

  C.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D. CO(g)+12O2(g)===CO2(g) ΔH=-283 kJmol-1

  答案 D

  3.能

  (1)定义

  能提供能量的资,它包括化石燃料、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

  ①化石燃料

  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

  ②新能

  主要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

  (2)地位

  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可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

  (3)解决能危机的方法

  开发新能,节约现有的能,提高能的利用率。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下都能充分燃烧

  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

  C . 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D.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提高

  答案 A

  解析 化石燃料只有在适当的温度和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才能燃烧充分,A项不正确;化石燃料不经过处理直接燃烧可产生污染物CO、SO2等有害气体,B项正确;化石燃料(煤)经深加工后变为气体燃料,不仅减少SO2对大气的污染,而且能提高燃烧效率,C、D项均正确。

  一、燃烧热

  1.对燃烧热的理解

  (1)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其ΔH<0。

  (2)101 kPa时,纯净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CO2(g),而不是CO,因CO可继续燃烧生成CO2,并放出能量。

  完全燃烧时,下列物质要生成对应的稳定氧化物:

  C→ CO2(g)、H2→H2O(l)、S→SO2(g)

  (3)燃烧热通常是由实验测得的。可燃物以1 mol物质作为标准进行测量,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外界条有关。

  (4)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 mol 物质为标准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用分数表示。例如:C8H18(l)+252O2(g)===8CO2(g)+9H2O(l) ΔH=-5 518 kJmol-1,则C8H18的燃烧热ΔH=-5_518_kJmol-1。

  (5)热量=可燃物的物质的量×燃烧热。

化学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乙炔的重要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

  2.使学生了解炔烃的结构特征、通式和主要的性质;

  教学重点

  乙炔的结构和主要性质。

  教学难点

  乙炔分子的三键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通过制作乙炔的球棍模型认识乙炔分子的碳碳叁键结构;

  2.实验验证乙炔的化学性质;

  3.类比、分析得出炔烃的结构特征、通式和主要性质。

  教学过程

  前面我们将C2H6分子的球棍模型中去掉两个氢原子小球,在碳碳原子之间又连了一根小棍,得到了乙烯的含双键的共平面结构,现在如果通过反应使C2H4分子中再失去两个氢原子,得到的这种C2H2分子的球棍模型。

  碳碳原子以叁键形式结合。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这个分子就是乙炔分子。在该分子里两个碳原子之间有3个共用电子对,即以叁键形式结合,据此,请大家写出乙炔分子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按要求书写乙炔分子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并由一名学生上前板演:

  一、乙炔分子的结构和组成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C2H2H-C≡C-H乙炔分子的比例模型

  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CaC2+2H2OC2H2↑+Ca(OH)2

  乙炔可以通过电石和水反应得到。实验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投影显示]实验室制乙炔的几点说明:

  ①实验装置在使用前要先检验气密性,只有气密性合格才能使用;

  ②盛电石的试剂瓶要及时密封,严防电石吸水而失效;

  ③取电石要用镊子夹取,切忌用手拿电石;

  ④作为反应容器的烧瓶在使用前要进行干燥处理;

  ⑤向烧瓶里加入电石时,要使电石沿烧瓶内壁慢慢滑下,严防让电石打破烧瓶;

  ⑥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向烧瓶里加水时要使水逐滴慢慢地滴下,当乙炔气流达到所需要求时,要及时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停止加水;

  电石是固体,水是液体,且二者很易发生反应生成C2H2气体。很显然C2H2的生成符合固、液,且不加热制气体型的特点,那是不是说就可以用启普发生器或简易的启普发生器来制取乙炔呢?

  ⑦实验室中不可用启普发生器或具有启普发生器原理的实验装置作制备乙炔气体的实验装置。主要原因是:

  a.反应剧烈,难以控制。

  b.当关闭启普发生器导气管上的活塞使液态水和电石固体分离后,电石与水蒸气的反应还在进行,不能达到"关之即停"的目的。

  c.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启普发生器是厚玻璃仪器,容易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d.生成物Ca(OH)2微溶于水,易形成糊状泡沫,堵塞导气管与球形漏斗。

  该如何收集乙炔气呢?

  乙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与空气比较接近,还是用排水法合适。

  熟悉和体会有关乙炔气体制备的注意事项及收集方法,并由两名学生上前按教材图5-14乙炔的制取装置图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将电石用镊子小心地夹取沿平底烧瓶内壁缓慢滑下,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一滴一滴地缓慢滴下,排空气后,用排水法收集乙炔气于一大试管中。

  由几个学生代表嗅闻所制乙炔气的气味。

  请大家根据乙炔分子的结构和所收集的乙炔气来总结乙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三、乙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ρ=1.16g/L、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实际上纯的乙炔气是没有气味的,大家之所以闻到特殊难闻的臭味是由于一般所制备得到的乙炔气中常含有PH3、H2S等杂质造成的。

  根据乙炔、乙烯和乙烷的分子结构特点,预测乙炔该有哪些化学性质?

  [小组讨论]乙烷分子中两个碳原子的价键达到饱和,所以其化学性质稳定;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而双键中有一个键不稳定,易被打开,所以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乙炔分子中两个碳原子以叁键形式结合,碳原子也不饱和,因此也应该不稳定,也应能发生加成反应等。

  大家所推测的究竟合理不合理,下边我们来予以验证。

  [演示实验5-7](由两名学生操作)将原反应装置中导气管换成带玻璃尖嘴的导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水缓慢滴下,排空气,先用试管收集一些乙炔气验纯,之后用火柴将符合点燃纯度要求的乙炔气体按教材图5-14所示的方法点燃。观察现象:点燃条件下,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而伴有浓烈的黑烟。

  乙炔可以燃烧,产物为H2O和CO2,在相同条件下与乙烯相比,乙炔燃烧的更不充分,因为碳原子的质量分数乙炔比乙烯更高,碳没有得到充分燃烧而致。

  (补充说明)乙炔燃烧时可放出大量的热,如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氧炔焰温度可达3000℃以上,因此可用氧炔焰来焊接和切割金属。

  2.乙炔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a.燃烧2CH≡CH+5O24CO2+2H2O

  检验其能否被酸性KMnO4溶液所氧化。

  [演示实验5-8](另外两名学生操作)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缓慢滴下,将生成的乙炔气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观察现象:片刻后,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

  由此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乙炔气体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前边的学习中提到由电石制得的乙炔气体中往往会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这些杂质也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实验中如何避免杂质气体的干扰?

  可以将乙炔气先通过装有NaOH溶液(或CuSO4溶液)的洗气瓶而将杂质除去。

  b.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演示实验5-9]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缓慢滴下,将生成的乙炔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溴的四氯化碳中溴的颜色逐渐褪去。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可以反应且生成无色物质,那么它们之间的反应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从时间上来看是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迅速还是乙炔与之褪色迅速?

  (回答)乙烯褪色比乙炔的迅速。

  这说明了什么事实?乙炔的叁键比乙烯的双键稳定。

  应注意乙炔和溴的加成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可表示如下:

  (2)加成反应

  乙炔除了和溴可发生加成反应外,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与氢气、氯化氢等发生加成反应。

化学的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简单计算。

  2、通过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理解,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通过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间的简单计算,运用和巩固概念,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3、通过概念的构建和公式推导计算,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养成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难点】

  理解物质的量含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买米、买面,如何购买?家里盖房子,建筑高楼大厦,如何买石子、沙子呢?学生很自然地会回答论斤买米,论袋买面,石子、沙子等用吨计。为什么不买一粒米、一颗石子呢?学生很自然会说米粒质量太小,不易称量,只有大量的米粒,才方便称量。

  【教师过渡】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比例定量地进行化学反应,但我们只能从宏观上测量其质量、体积等,无法一个一个地进行称量。怎样将微观的粒子数目与宏观的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来研究分子、原子或离子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衡量物质的物理量。

  环节二:观察计算,学习新知识

  1、物质的量

  【教师展示】水与水的微观构成示意图。

  【教师提问】怎样才能既科学又方便地知道一定量的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呢?

  【教师过渡】建立一个桥梁,把多个微粒当作一个整体来计量,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教师讲解】生活中相对较小的物体常用许多个体的集合作为一个整体来表示,比如去超市买米,常用“斤”或“千克”来表示米的多少。对于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用“个”描述物质的粒子的数目非常的不方便。因此用“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来源于拉丁文moles,原意是大量和堆积。“摩尔”mol描述许多微粒集合的单位,它可以计量所有微观粒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

  【教师总结】题目中的表示容易产生分歧,需要注意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应该如何问,如何回答呢?

  【学生讨论】1mol氢气分子中有2mol氢原子。

  环节三:回顾新知识,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回顾表述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化学的教案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比,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书写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初步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生活常识对物质性质进行简单归纳总结。

  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现象推断相应的性质。

  3.学习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

  实验用品:集气瓶、燃烧匙、坩埚钳、酒精灯、火柴、铁丝、木炭、硫黄。

化学的教案7

  授课日期:年月日教学安排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式:讲授性,主体参与教学

  教学资源

  相关视频,图片,多媒体

  教案编号:

  授课题目(章、节)蛋白质化学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2、掌握蛋白质一级结构、二级结构的概念、维系键;

  3、掌握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熟悉蛋白质物化性质;

  5、了解蛋白质的与医学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重点: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氨基酸的结构通式难点:蛋白质物化性质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详见附页课堂教学小结:

  一、蛋白质的变性

  1、概念:天然蛋白质受到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空间结构的破坏,从而使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和生物功能的丧失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2、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二、蛋白质的两性性质蛋白质中所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而呈电中性(此时为两性离),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常用pI表示。

  三、蛋白质具有两性电离、胶体、变性和沉淀的性质。

  四、蛋白质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有多种。五、蛋白质具机体的有三大功能:。不同状态下的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及代谢情况有差异。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8种是体内不能合成的,需从饮食种摄取。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医院杀菌灭毒的方式有哪些?这些方式和蛋白质变性有何关系?

  课后反思:

  做好新课导入是成功教学的关键,尽量做到知识点讲解的深入简出,要注意结合日常生活知识和护理相关知识。

化学的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 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

  以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观点的建立。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

  [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板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过渡] 化学反应中能量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

  ①操作方法;

  ②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③总结实验结论;

  ④写出化学方程式。

  (1)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温度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混合搅拌后,玻璃片和小烧杯粘在一起,说明该反应吸收了大量的热,使水温降低结成冰。化学反应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结论]

  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有能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如 CH4(g)+2O2(g)CO2(g)+2H2O(l)

  吸热反应: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如 C(s)+H2O(g)CO(g)+H2(g)

  [讨论] 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

  结论:现代人利用化学反应主要是①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②利用化学反应制取或合成新物质。

  [板书]二、燃料燃烧的条件和环境保护

  [学生分组讨论](1)燃料充分燃烧条件?(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缺点?

  [结论]

  (1)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考虑两点:①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空气不足:①浪费资源;②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空气过量:过量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浪费能源。

  增大接触面:改变燃料的状态。如固体燃料粉碎、将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固体燃料液化等。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①能引起温室效应;②会造成化石燃料蕴藏量的枯竭;③煤燃烧排放二氧化硫,导致酸雨;④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

  [板书]三、现代能源结构和新能源展望

  [讨论] 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

  结论:人类所需要能量,绝大部分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它们的制品燃烧所产生的。

  [讲述]现代能源结构。

  1999年我国化石燃料和水电能源的消耗结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电

  比例:76.2%,16.6%,2.1%,5.1%

  [讲述]我国化石燃料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对比。

  石油储量/1×1010t

  天然气储量/1×1010m3

  煤炭/1×1010t

  北美

  5.6

  8.4

  262.9

  西欧

  3.4

  6.1

  99.3

  日本

  1.0

  前苏联

  8.3

  42.5

  241.0

  中东

  54

  24.2

  中国

  2.4

  0.8

  99.0

  [讨论]我国能源结构的缺点和新能源展望(环保、防止能源危机)。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结论]得出以下结构。

  [阅读]能源与人类进步。

  请学生阅读教材22——23页。

  [本节课的总结和评价]——根据实际完成的情况和教学效果而定。

  [尾声]《太阳能》05/34

  教学手段:

  设计思想:教师应从课堂的知识传输者和灌输者,变为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

  板书设计:

化学的教案9

  [复习巩固]

  [投影]1.已知某1 LH2SO4溶液中含有250 mL浓H2SO4,可以算出这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吗?(不能)

  2.已知每100克H2SO4溶液中含有37克H2SO4,可以算出这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吗?(不能)

  [设问]那么,要算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必须从哪方面着手呢?

  [结论]必须设法找出溶液的体积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教师]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做如下练习。

  [投影]3.将质量为m,相对分子质量为Mr的物质溶解于水,得到体积为V的溶液,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

  [引言]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与质量分数的区别,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联系及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板书]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投影]例1.已知37%的H2SO4溶液的密度为1.28 g·cm-3,求其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从上节课的知识我们知道,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都可用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因此,二者之间必定可以通过一定的关系进行换算。根据我们刚才的讨论分析可知,要算出物质的量浓度,必须设法找出所取溶液的体积及其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由于浓度是与所取溶液的多少无关的物理量,所以,我们既可取一定质量的溶液来计算,也可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来计算,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解法一:

  取100 g溶液来计算

  m(H2SO4)=100 g×37%=37 g

  n(H2SO4)= =0.37 mol

  V(液)= =78.12 mL=0.078 L

  c(H2SO4)= =4.8 mol·L-1

  答:37%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8 mol·L-1。

  解法二:

  取1 L溶液来计算

  V(液)=1 L

  m(H2SO4)=V[H2SO4(aq)]·ρ·w=1000 mL×1.28 g·cm-3×37%=473.6 g

  n(H2SO4)==4.8 mol

  c(H2SO4)==4.8 mol·L-1

  答:37%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8 mol·L-1。

  [思考题]对于溶质质量分数为w,密度为ρ的某溶质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的表示式为:

  。

  [同学们思考后]

  [板书]c=

  [练习]市售浓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计算市售浓H2SO4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c= =18.4 mol·L-1)

  [设问过渡]如果已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及溶液的密度ρ,又怎样求其质量分数呢?

  [同学们对上式推导后得出]

  [板书]w=

  [投影]例2.已知75 mL 2 mol·L-1 NaOH溶液的质量为80克,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在已知溶液质量的情况下,要求溶质的质量分数还须算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依题意,

  我们可进行如下计算:

  解:75 mL 2mol·L-1 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n=c(NaOH)·V[NaOH·(aq)]=2 mol·L-1×0.075 L=0.15 mol

  m(NaOH)=n(NaOH)·M(NaOH)=0.15 mol×40 g·mol-1=6 g

  w(NaOH)= ×100%= ×100%=7.5%

  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5%。

  [教师]根据以上的计算,请同学们找出下列各量之间的关系。

  [板书]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物质的量

  溶液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学生们完成上述关系后]

  [过渡]在实际生产中,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浓溶液,还往往需要稀释后才能使用。如喷洒农药时,须把市售农药稀释到一定浓度才能施用,实验室所用一定浓度的稀H2SO4也均由浓H2SO4稀释而来,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板书]三、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设问]溶液在稀释前后,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根据初中学过的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稀释时所遵循的规则来分析稀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遵循的规律。

  [大家思考,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稀释浓溶液时,溶液的体积要发生变化,但溶质的量(质量或物质的量)均不变。为此,在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我们常用下面的式子来进行有关计算:

  [板书]c(浓)·V(浓)=c(稀)·V(稀)

  [投影]例3.配制250 mL 1 mol·L-1的HCl溶液,需要12 mol·L-1 HCl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分析]本题可依据上式进行计算

  解:设配制250 mL(V1)·1 mol·L-1(c1)HCl溶液,需要12 mol·L-1(c2)HCl溶液的体积为V2

  c1·V1=c2·V2

  V2= =0.021 L=21 mL

  答:配制250 mL 1 mol·L-1的HCl溶液,需要12 mol·L-1 HCl溶液21 mL。

  [小结]表示溶液组成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可通过一定的关系进行换算。解有关溶液稀释的问题,遵循的原则是: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

  [板书设计]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M

  c=

  ÷M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质量

  三、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c(浓)·V(浓)=c(稀)·V(稀)

  [布置作业]重温实验基本操作中“容量瓶的使用”的内容,并预习下节课。

  [教学说明]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由于涉及概念较多,一般学生,特别是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较差的学生,要熟练掌握这些内容是有困难的,这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多次相关的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化学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物理特性。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用途,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这一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物质性质及用途的关系。

  教学用品

  投影片

  教学过程

  [提问] 我们都见过晶莹璀灿的金刚石,也经常使用铅笔、碳棒,冬日里还可用木炭取暖,可你们知道它们各是由什么成份组成的?它们有什么联系吗?

  (学生讨论后,老师加以指正和说明)

  [讲解] 铅笔芯、碳棒的主要成份是石墨,金刚石、石墨、木炭,还有活性炭、焦炭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这节课主要学习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阅读] 课本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

  [投影板书]

  一、金刚石和石墨的成份、物理性质及用途

  (在讲述石墨导电性时穿插导电实验)

  [讲解]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用途上的差异。

  1、利用金刚石硬度大、耐高温可做钻探机的钻头;利用硬度大,可做玻璃刀;由于金刚石对光有折射散射作用,可做装饰品。

  2、利用石墨质软可做铅笔芯;利用石墨滑腻、耐高温,可做耐高温的润滑剂。

  3、石墨可导电,可以做电极,又耐高温可做高温电炉的电极。

  4、利用石墨传热性能好,并在温度骤然升高时不易炸裂,可做石墨坩埚。

  5、利用石墨耐酸碱的耐腐蚀性强,可做化工管道,耐酸槽、耐碱槽等。

  [小结]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性质上有如此大的差异是由于二者中碳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讲解] 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中,还有一类单质是无定形碳,包括木炭、焦炭、活性炭及炭黑等。(交待:“炭”与“碳”的不同写法)

  下面着重介绍木炭。

  [演示] 1、将一个装有半瓶带浅红色水的锥形瓶,配上胶塞。把两块木炭放入带红色的水中后,塞上塞子再摇动锥形瓶,注意观察带红色的水中颜色的变化。

  2、把木炭放入盛满NO2气体的锥形瓶,塞好塞子,摇动片刻,观察现象。再加热锥形瓶,红棕色气体NO2又重出现,说明什么问题。

  (讨论实验后,得出结论)

  [小结] 木炭能吸附红色和棕红色物质,说明木炭具有吸附性,能把大量气体或染料小微粒吸附在其表面。加热后,红棕色又出现,说明以上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投影板书] 二、无定形碳(以木炭为例)

  1、物理性质:灰黑色多孔物质,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大量气体和小微粒。

  2、吸附作用:气体或液体里的物质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作用。

  3、吸附原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

  4、用途:木炭可作燃料、黑火药、制铅笔和做吸附剂等。

  [小结] 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性质和用途上存在着很大差别,这是由于它们的结构不同所造成的。

  [讨论] 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作业] 略。

化学的教案11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由“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两部分组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一部分化学变化,这节课主要通过总结化学变化的一些现象帮助学生从现象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化学变化的现象已经有所了解,对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新的物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是对于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学生还是很难判断,因为他们很难判断出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和方法: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探究法、合作法、分析法等。

  【教学准备】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两枚铁钉、镊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做了很多有关物质变化的实验。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做过的实验都出现了什么现象,发生了什么变化?

  2.谁能说说淀粉与碘酒之间是什么变化,伴随着什么现象出现?(淀粉与碘酒之间发生了化学变化,出现的现象是颜色改变了)。(板书:淀粉和碘酒 颜色改变)

  3.颜色改变说明了什么?(颜色改变说明产生了新的物质。)

  4.那蜡烛燃烧又是什么变化?出现了什么现象?(是化学变化,同时出现的现象是发光发热,产生新的物质)。(板书:蜡烛燃烧 发光发热)

  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什么现象?(发生了化学变化,出现的现象是产生气体、产生新的物质)。(板书:小苏打和白醋 产生气体)

  6.那铁生锈了是什么变化?出现什么现象?(铁生锈了是化学变化,出现的现象是颜色改变)。(板书:铁生锈 颜色改变)

  7.刚才这几个实验中,物质都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产生了新的物质)。(板书:产生了新的物质。)

  产生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并且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不同的现象出现。(板书课题: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现象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的实验现象进行回忆,总结,使学生意识到化学变化都常伴随着一些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帮助人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二、学习新课

  1.这节课,我们还要做一个新的实验,看这个实验中还会出现什么现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瓶子里装的是硫酸铜晶体,大家看是什么颜色的,(老师用药勺取一点让学生观察)(蓝色的颗粒,但还有一些是发白的粉末状),今天我们要把它制成硫酸铜溶液,老师用药勺取一些硫酸铜晶体放入烧杯内,顺着杯壁加水,搅拌,制成硫酸铜溶液,这杯液体便是我们实验中要用到的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演示,把硫酸铜晶体制成溶液,让学生学会正确操作,如何把固体溶解成液体。】

  2.你们对硫酸铜溶液了解吗?(不知道)。

  3.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接触到它,所以对它了解的非常少。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硫酸铜溶液是什么样的?(是蓝色的、并且是透明的。)

  4.我们对硫酸铜溶液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老师介绍一段小资料,我们再来进一步的了解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口服有害,铜离子是重金属,人体吸收多了会重金属中毒。而且对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性),谁来说一下,通过这段小资料,你知道了什么?

  5.通过对硫酸铜溶液的了解,我们在实验中要注意什么?(不要把硫酸铜溶液碰到皮肤上、不要把硫酸铜溶液等)。

  6.所以我们在实验中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直接触摸硫酸铜溶液。除了硫酸铜溶液外,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还有哪些材料?(还有两个铁钉和一个镊子)。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旨在告诉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培养学生正确的操作意识和能力。】

  7.铁钉大家都非常熟悉,请大家来猜一猜,如果把铁钉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会怎么样?(出示铁钉并做放入的动作)根据我们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一会儿,小组内讨论后,把你们的猜想写在实验报告中。

  8.你们的实验材料中,有两根铁钉,想一想这个实验中,这两个铁钉怎样来用?(用一个铁钉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一个放在空气中,进行比较)。

  9.你的方法非常好,便于在实验中进行对比观察。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方法吗?(一半的铁钉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一半放在空气中进行对比观察)。

  10.非常好!你们已经完成了一组对比实验的设计,而且方法有所不同,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各个小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然后开始你们的实验,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在你们的实验开始之前,老师再次强调注意事项:

  A放铁钉的动作要轻,避免硫酸铜溶液飞溅出来;

  B铁钉放入溶液2分钟取出,不要搅拌液体;

  C取出钉子的时候,一手扶杯子,一手取钉子;

  D镊子和取出的钉子放在盘子里。(教师边讲边操作)

  我们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并能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得出结论,小组分工合作来完成实验。开始吧(师进行巡视,指导实验)

  11.各小组都能分工合作,完成实验,都有了很多的发现,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12.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小组观察的非常细致,能够把实验中的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变化,观察的非常清楚。

  13.通过刚才的汇报,我们知道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现在老师有个疑问:你们怎么知道铁钉和硫酸铜溶液之间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你们是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有新物质生成?

  14.老师还有个问题,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你的猜想一样吗?铁钉上的红色附着物是溶液中出来的吗?它是铁吗?(把粗的导线拨开,用砂纸打磨掉表面上的绝缘漆后,让学生把看到的东西和导线的颜色做比较,学生明白了这是铜。通过思考可以知道铜是从硫酸铜中跑出来的,补充说明叫做解析)

  小结:我们都能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转化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假设,非常好。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里,学生首先通过对实验材料两根铁钉的如何使用而设计对比实验,接着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边操作边记录,最后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亲身经历了“假设----检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三、知识拓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现象帮助我们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现在,老师这里有几个难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愿意吗?

  ①蜡烛燃烧与电灯亮了,都在发光发热,它们都是化学变化吗?

  ②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产生许多气泡,热水杯子上方也冒出了大量的热气,都有气体产生,它们也都是化学变化吗?

  ③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的现象吗?

  ④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生成了新的物质吗?

  ⑤生成气体的变化肯定是化学变化,对吗?

  ⑥铁生锈是化学变化。对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进一步的掌握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并能根据这些现象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化学的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必须从微观粒子入手,才能寻找到原因。化学学科涉及分子、离子、原子、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等多种微观粒子,但最重要的是原子。只要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才可以进一步了解分子、离子结构,进而深入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在初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探索物质的奥秘。通过本节了解原子构成、核素、同位素概念,了解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间的关系,为后续周期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2.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提高同学们辨别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激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难点: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有了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所以这节课原子表示方法比较容易接受,但对于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是新知识。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导学案

  教师教学准备:投影设备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案填写,总结疑惑点(主要以学生读答案展示的方式)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离子、分子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都都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同种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原子的几个概念。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核素和同位素

  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带负电的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也就是说,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在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荷,其正电荷数由所含质子数决定。

  (1)原子的电性关系: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3)离子指的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

  当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负电荷。

  (4)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化学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难点

  ⒈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

  1、 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2、 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

  (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

  柴、煤、煤气。.。

  汽油、柴油。.。

  煤

  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使学生联系生活,关心生活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

  知识拓展

  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

  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播放录像:煤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 混合物

  2、 焦碳、煤焦油、煤气

  3、 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

  2、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

  3、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

  播放录像:石油的用途

  介绍石油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浪费资源,不经济,不科学,应该综合利用。

  2、混合物,因为其中含有多种成分。

  3、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是物理变化。

  让学生说出石油炼制的各产品与其用途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过渡

  投影图片:海上采油和天然起在燃烧

  引出天然气

  让学生知道: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所以被称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

  1、人类大量开采,将使化石燃料最终被耗尽。

  2、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因此一定要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化学的教案14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硫酸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两部分。硫酸是在初中学过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讨论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和硫酸的用途。浓硫酸的特性主要介绍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教学中特别强调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的不同,通过实验对浓硫酸的还原产物进行有效检验。在介绍硫酸的用途时,教给学生读图方法,认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关于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在已有的离子反应、稀硫酸检验及氯离子检验知识为基础,学会硫酸根离子检验的一般原理及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掌握浓硫酸的性质;

  2.使学生了解硫酸的用途;

  3.使学生掌握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重点:浓硫酸的性质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浓硫酸的氧化性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述法、比较发现法、例举法

  教学用具:实验用品

  课型:新课

  课时:2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新课的准备:

  复习稀硫酸的性质,指出具有硫酸的一切通性。引出课题。

  新课进行:

  第三节硫酸

  一、硫酸

  比较:纯硫酸、浓硫酸、稀硫酸

  发现:纯硫酸中只有硫酸分子,浓硫酸中为水合硫酸分子,稀硫酸中有氢离子及硫酸根离子。(重点学习浓硫酸)

  1、纯硫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油状液体,常见的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3%,沸点为338℃,高沸点难挥发性。

  说明: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2、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

  ⑴硫酸的吸水性

  三种形式:①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溶于水剧烈放热;②吸收气体中水蒸气干燥剂,不能干燥硫化氢、溴化氢、碘化氢、氨气;③与结晶水合物反应。

  【实验】浓硫酸与胆矾反应,由胆矾蓝色变为红色说明吸水性。

  ⑵硫酸的脱水性——炭化(变黑)

  【实验6-3】潮湿的纸屑、棉花、木屑中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

  【实验6-4】蔗糖(加几滴水)中加入浓硫酸。

  结论:这几种有机物均变黑,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强调:①C12H22O1112C+11H2O;

  ②吸水性与脱水性的根本区别;

  ③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沾上皮肤如何处理?

  ⑶硫酸的强氧化性

  说明:稀硫酸与铜、木炭均不反应,与浓硫酸反应不反应呢?

  【实验6-5】浓硫酸与铜反应,要求学生注意反应现象,分析反应产物存在的依据。

  化学方程式:Cu+2H2SO4=CuSO4+SO2↑+2H2O

  强调:硫酸所起的作用(氧化剂与酸的作用)。

  叙述:浓硫酸也与木炭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2H2SO4=CO2+2SO2↑+2H2O

  强调:钝化现象及有关应用(分别举Al、Fe、Pt、Au,说明不同)。

  3、浓硫酸的用途,指导学生读135页图示,说明硫酸的用途。

  新课的延伸:

  1、足量的铜与50ml18mol/L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反应停止后,被还原的硫酸为

  (A)0.45mol(B)o.45~0.9mol(C)0.9mol(D)<0.45mol

  2、设计一个实验,检验碳与硫酸反应的气体产物的方法。

  教学小结:

  浓硫酸具有高沸点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作业:P137二、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新课的准备:

  1、回答:浓硫酸的特性:高沸点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比较吸水性与脱水性的不同?

  2、浓硫酸与铜反应时,起氧化剂与酸作用的硫酸物质的量比为多少?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多少?

  3、浓硫酸与碳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多少?

  4、提问:检验Cl-方法。

  新课进行:

  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设问:硫酸与硫酸盐溶于水时都会产生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可以发生反应,能否利用这个反应来检验硫酸根离子呢?

  【实验6-6】要求学生注意比较实验现象?

  稀硫酸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三支试管Na2SO4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Na2CO3白色沉淀沉淀溶解

  按课本要求,填写表6-2

  加入BaCl2溶液、加入盐酸或稀硝酸、稀硫酸

  现象:

  化学方程式:Na2SO4

  现象:

  化学方程式:Na2CO3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强调:①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②检验SO42-的方法,可溶性钡盐+稀盐酸或稀硫酸。

  化学反应方程式:

  H2SO4+BaCl2=BaSO4↓+2HCl

  Na2SO4+BaCl2=BaSO4↓+2NaCl

  Naa2CO3+BaCl2=BaCO3↓+2NaCl

  BaCO3+2HCl=BaCl2+CO2↑+H2O

  说明:实验室通常用先酸化再加入可溶性钡盐的方法来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讨论题:如何用实验方法鉴别NaCl、Na2SO4、NaNO3与Na2CO3溶液?

  介绍选学内容:

  硫酸钙CaSO4·2H2O2CaSO4·H2O,石膏绷带、调节水泥凝固时间;

  硫酸钡不溶于水、不溶于酸、不被X射线穿透,“钡餐”、白色颜料。

  新课的延伸:

  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有以下多种选择,哪些是可行的?

  ①稀硝酸+硝酸钡溶液②稀盐酸+硝酸钡溶液

  ③稀硝酸+氯化钡溶液④稀盐酸+氯化钡溶液

  ⑤硝酸钡溶液+稀硝酸⑥氯化钡溶液+稀硝酸

  ⑦硝酸钡溶液+稀盐酸⑧氯化钡溶液+稀盐酸

  教学小结:

  ①硫酸根离子检验的一般方法;

  ②硫酸根离子检验的化学原理。

  作业:P137一、课堂巩固

  三、四作业:

  课后小结:

化学的教案15

  课题:

  酸碱知识复习

  课型:

  复习课

  授课时间: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酸、碱、盐的组成

  2、会书写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探究活动,

  4、掌握酸碱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化合物的分类引出酸碱盐的组成,设计一组区分物质实验来引出酸碱的化学性质,提升学生的知识网络,渗透方法,进一步发展到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归纳、实验、练习、探究

  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具体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魔术引入酸碱

  学生回答激发学生兴趣提问:你们对酸碱知识有哪些了解?

  思考、回答从已有知识出发,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练习:化合物的分类引出:分类不同→组成不同→性质不同

  独立思考、回答让学生明白分类的重要性,渗透学习方法的引导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导:如何区分稀hcl 、naoh溶液、nacl溶液点拨:

  1、这一组物质在本质上的区别

  2、分别是利用了酸碱的哪些性质?

  讨论、设计、交流实验方案

  1、加一种物质一步区分

  2、加两种物质两步区分并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提高学生设计、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同时渗透分析方法的引导实验探究:指导学生按所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强调实验的规范性、安全性分组探究实验,交流结果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让学生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总结归纳:

  1、酸和碱各有哪些化学性质

  2、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汇报、总结及时归纳总结有利于提升学生知识的网络梯度练习,学以致用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展示结果使学生认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交流收获:回忆本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自由发言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回顾反思,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作业:课本p139页1~6题及时巩固加深学习效果

【化学的教案】相关文章:

化学教学教案04-02

化学肥料的教案11-02

化学肥料教案08-26

化学平衡教案11-26

元素化学教案02-23

氨的化学教案02-03

《氨》化学教案01-02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化学教案01-14

化学离子反应教案12-02

化学教学教案精选15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