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实用文>活动计划>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时间:2024-06-08 08:47:08 活动计划 我要投稿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9年级)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进一步推动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我校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行为,现结合《莱西市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意见》,制定我校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二、课程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由国家设立,地方xx和学校开发,学校实施。它具有实用性、开放性、独立性和生成性。开展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坚持以下基本理念:

  (1)坚持学生自主选择、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开放空间。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社会生活,促进学生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要培养学生乐于xx、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三、课程设置

  (一)内容安排。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包括指定领域和非指定领域两大类。指定的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和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非指定区域包括班级团队活动、少先队活动、节日和学校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传统活动。指定领域内容分类如下:

  1.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我校专题研究内容设定为生命与健康、环境保护、社会问题、家庭与社会生活、民族文化、自然xx、科技创新等,也包括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内容。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形成积极、生动、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目的学习领域。社区服务我们主要做公益活动、宣传教育、到敬老院服务、帮助贫困户及孤寡老人干活等内容;社会实践主要是指学生在社会各行业的体验活动。

  通过该学习领域,可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劳动与技术教育。指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我校劳动与技术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手工制作、设计、厨艺、纸塑、手缝、编制、泥塑、陶艺、木工、金工、植物种植、动物养殖等等。

  劳动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互动学习,强调动手与脑力劳动相结合。

  4、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根据青岛电化教育中心的活动安排实施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二)课时安排

  1.总体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实行弹性课时制,平均每周安排3课时,其中包含信息技术1课时,其他2课时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各类活动的课时安排如下:

  2.相关说明

  (1)研究性学习。每学期至少安排4次专题研究活动。每个专题约3学时,原则上开课、过程指导课、成果报告课各安排1学时。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每学期一次,每次至少3学时。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周末或节假日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累计不少于10天。

  (3)劳动与技术教育。每学期至少安排9课时。

  (4)信息技术教育。每学期每年级至少安排16学时。

  (5)非指定领域的活动安排。每学期应结合学校传统活动至少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每次约3小时。

  四、课程实施

  (一)周密制定计划。学校根据学校特点,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和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1.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校长负责组织相关业务领导和骨干教师制定。计划要切实可行,附计划配档表,配档表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地点、责任人和评价办法五项内容(见附件1)。

  2、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由班主任负责,根据教学办公室的安排制定。该计划包括五个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指导员和评价方法(见附件2)。

  (二)认真组织实施。非指定领域活动由学校根据本校办学特色确定活动主题,由教导主任或政教主任或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负责总体策划和部署,由班主任协助实施。每次活动要撰写活动实施方案,方案要重点明确活动程序、活动措施和评价办法,其中“活动程序”要明确活动开展的基本步骤;“活动措施”要明确采取的具体措施,以保障活动安全、有序、顺利开展;“评价办法”要明确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评价办法。

  指定领域的活动由学校指定的指导老师组织,每项活动应编制一份综合实践活动备课计划(见附件3)。具体实施程序:

  1.研究性学习。主要包括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三种组织形式,其中小组合作研究为主要形式。每各小组通常由3-6名学生组成。研究性学习实施程序:

  (1)开题

  ①确定研究专题。由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梳理确定研究专题,专题应具有科学性、价值性、可行性和创新性。

  ②制定研究方案。教师要指导研究小组制定具体可行的研究方案,其内容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小组成员及分工、活动时间、研究方法和工具、活动步骤、预期成果等。经过师生讨论和改进,该方案可以实施。

  (2)过程指导

  ①搜集信息。教师组织引导各小组成员按研究方案开展活动,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实地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操作等多种渠道,广泛搜集资料信息,同时做好活动记录。

  ②总结整理。教师指导课题组进行定期报告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指导学生对所获得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不断验证对问题的假设,综述不同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形成最终研究成果。

  (3)成果汇报交流

  ①展示交流。教师组织各研究小组通过交流调查报告、xx资料、手抄报、主题演讲、小品表演、辩论赛等多种方式,展示研究成果。小组交流时,小组成员按照分工,采取语言直接描述、课件演示、表演、辩论等方式依次进行,其他小组认真倾听,畅谈收获,教师最后补充总结。

  ②反思评价。展示交流后,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研讨、写作等方式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采用等级、语言描述等方式对活动的结果与过程进行评价,并为下一步活动开展做好准备。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也可以组建自治社区小组或成立节日小组,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围绕主题开展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程序:

  (1)确定主题。学校应综合考虑班级、人数、学生意愿以及能够提供的时间或服务机会等因素,多渠道考察支持社会实践的社会机构或团体,确定活动主题。

  (2)制定方案。学校要加强与教师、家长、社会机构等有关人员的联系与合作,协商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安全计划。

  (3)开展培训。活动前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熟知活动内容,掌握基本技能,树立正确观念,注意活动安全,并学会处理突发事件。

  (4)实施活动。按照方案要求,教师要争取家长和社会人员的配合,认真组织实施各项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

  (5)指导反思。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及时记录活动经历和反思,养成关爱社会的意识和习惯。

  (6)及xx价。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采取等级、语言描述等方式,对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并为下一步活动开展做好准备。

  3.劳动与技术教育。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研究和学生动手制作的形式,聘请校内或校外有特长的教师担任导师。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程序: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2)集团合作,xx生产材料和方法。

  (3)动手制作,体验过程。

  (4)展示交流、总结延伸。

  (5)反思评价。教师应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通过年级和语言描述来评价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五、课程评价

  (一)对学生的评价

  1.评价内容

  (1)学生活动态度。对学生是否认真参加小组活动,是否乐于帮助同学、主动和同学配合、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是否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等方面进行评价。

  (2)学生行为表现。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对班级和小组活动做出的贡献进行评价,同时对学生的演讲、绘画、表演等个性化表达方式进行评价。

  (3)学生活动成果。对学生活动的过程数据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过程数据包括活动设计方案、活动过程记录等;活动的结果包括调查报告,研究报告,手写报纸,活动作品等。

  2.评价办法。学生评价主要由教师负责,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家长评价来进行。指导教师每次活动后要填写《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见附件4),对每位学生进行等级评价,对每次活动中全班学生的总体表现进行描述性评价。

  每学期末,由班主任负责组织相关教师为每个学生填写《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总表》(见附件5)。每项活动的评价表和最终评价表应保存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档案中。

  (二)对教师的评价

  1.评价内容

  (1)查看教师的备课。主要查看《教师综合实践活动备课方案》。

  (2)查看教师的上课。本文主要对教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评价。

  (3)查看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查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

  (4)查看活动成果。主要检查获奖证书、研究性学习报告(见附件6)和手工制作的研究成果。

  2.评价办法。教师评价主要由学校负责,也可采取教师自评、互评和学生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其中优秀等级不超过25%。

  六、措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教学的组织领导,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课程实施的统筹协调;教导处要有专人负责,具体安排落实教学活动。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定期召开研讨会,及时总结经验,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正常进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2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直接体验为基础,于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体现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课程。在9-12岁,孩子们开始有一个有意识的学习头脑。他们的认知不再受环境的限制,而是可以扩展到整个宇宙。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第二个时期,他未来对智性方面的兴趣视这一时期环境提供的机遇而定,因此我们此时应给孩子接触各种学科的机会,而综合实践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泛的知识基础。

  一个人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并决定将来要探索哪个领域。理想是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因此,儿童综合活动实践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借此次我校青岛市教育学科“十二五”一般课题《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开题,为了切实做好这项重要的工作,打造新时期高效课堂,全面推动农村小学教学工作,现将前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学到其他学科所不能学习的生活知识和经验

  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做”、“考察”、“实验”、“xx”、“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激发好奇心和好奇心,初步形成从事xx活动的正确态度。在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理念,真正体会到生活可以更加美好,学习可以非常轻松愉快。

  二、教学内容

  把握两大区域确定的内容:指定区域、非指定区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非指定领域五项要求:与班队活动结合、与学科结合、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与节日活动传统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校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三、方案实施

  1、实施保障

  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小组合实施小组,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2、课时的确保与安排

  3、四、五年级每周都有一节综合实践课。

  3、具体形式

  ①集中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普及。

  ②实践活动: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

  ③研究性学习的项目设计课程:主题的确立、课题的'研究等。

  ④成果交流课程:经验交流、成果展示等。

  4、实施过程

  准备阶段:

  ①成立了领导小组和xx研究小组。

  ②中心领导小组和课题组研究、讨论并制订研究实施方案。

  ③设置并确定教学人员。

  ④成立校外实践基地。

  实施阶段:

  ①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②参与教学和研讨活动。

  ③教师做好实验案例的积累。

  总结阶段:

  (1)学校进行活动总结。

  (2)完成学生的学期评价。

  四、具体时间安排

  二月:三年级:折纸、生日贺卡制作、剪纸

  四年级:缝沙包、剪纸、折纸

  五年级:风筝制作,中国结,十字绣

  三月:开展自理活动,如做饭、洗衣服、自己安排作息时间。

  3、四、五年级:参加植树节活动,烹饪(饺子、馒头)

  四月三、四、五年级参加

  研究性学习:堤湾水库

  社会实践:参观胶东第xx支部

  劳动技术:乒乓球

  五月三、四、五年级参加

  研究性学习:农村的蔬菜大棚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校园白色污染、社区服务等。

  六月三、四、五年级参加

  劳动技术:泥塑

  1对于未完成的活动,我们将继续组织开展活动。

  2负责教师撰写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期总结。

  3.师生们对综合练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相互评价。

  4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展示。

  5选拔综合实践活动先进班和个人。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标下的国家课程,按规定每周四节。点军区教研中心拟出了《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融合》研究课题,四大领域是指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就、研究性学习。根据上级要求,土城小学拟定《发掘本土资源,承扬地方文化》的研究课题。四年级将参与“花鼓”、“九子鞭”、“腰鼓”等的实践却没有成型的教材。从去年开始,省教研室统一编发了此方面教材,四年级的为劳动与技术之《小木工》,计10课时。这为“摸着石头过河”又增添了新的导航。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制造和使用木工工具进行动手操作,制作玩具及实用的生活小物件,而且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家乡的能力与情感,开发学生的智力,为课题研究服务。本期设想:课题方面的'研究毫不放松,教材内容也认真完成,两者同步进行。

  二、学生基本情况:

  我校四年级有两个平行班级,均有45人。学生主要来源于土城乡境内,有近一半住读生。大部分同学聪明活泼,动手能力与参与社会交往活动能力较强,有求知欲和争强好胜心,愿意且可能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加上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民家庭,对木工等基本熟悉,对地方文化初步了解。但也有的自律能力比较差。引导学生合作与研究性学习仍然是关键,主要安全、正确使用工具依然是必要前提,注重过程仍然是唯一途经。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可设此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珍惜地方文化遗产,热爱家乡文化;

  (2)进行木工尝试,培养动手劳动情感;

  (3)正确使用与保管木工工具,培养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4)在合作与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5)在困难面前想办法克服与解决,培养迎难而上的品质。

  2、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家乡特色文化,学会动手操作,制作生活小物件与玩具,为终身学习、终身劳动打下思想基础。

  3、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制造和使用工具;

  2),观察与剖析木工等物件,成功制作;

  3),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交流,准确表达,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劳动成果等

  四、具体措施:

  1、充分准备,以身作则,参与学生的活动。以试行的教材为依据,搞好备课,拟出具体任务,探索初步教案,教后进行修改,力争逐步完善。

  2、用心组织,搞好上课。该课程以制作为主。课堂则是活动前的准备与引导,又是制作检查与评价的阵地。课堂上重点是激励学生全员参与,以兴趣为动力,提高课堂质量与效率;

  3、争取各方面支持,完成该课程。此课程不仅需要老师们的理解与支持,而且需要家长们的认可。只有这样,工具与材料、制作与保管才能成为可能。

  4、搞好资料收集与整理,记录学生成长的历程。

  五、时间安排:

  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以《华天区第二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为依据,在华天区第二实验小学教研室的指导下,结合北片小学实际,结合我校实际,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脚踏实地、加强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推动学校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二、工作目标

  目前课改已经进入了常态化阶段,因此摆在全体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开始了探索,本学期我们还需要继续不断地努力,尽力达成以下目标:

  1、继续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培养一支有创新意识,能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师资队伍。

  2、积极探索常态化的微型活动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加强过程管理,注重资料的积累,记录学生活动的足迹,保证活动规范有序地实施。积极研讨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校本化开发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与积累的关系,提高活动效果。

  4、积极尝试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特色——麦秆画制作进行有机整合,培养学生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一定的技能,努力凸现学校办学亮点。

  三、具体措施

  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方法,构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本学期,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

  (一)加强校本培训,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优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对执教老师有很高的要求。本学期,我校执,加强校本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组建一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骨干教师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如利用开学初时间,集体学习学校方案,集体讨论各年级主题设定的'可行性,制定主题研究方案。平时,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活动,随时交流教学经验,解决教学问题。积极参加校外的各种教研活动,及时地将最新的教学理念上传下达,做到有继承、有突破、有创新。积极鼓励任课教师及时认真地记好教学反思,不断累积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使全体受益。

  (二)常态实施与规范管理相结合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继续坚持常态化,在这期间,教导处要加强规范管理,促进活动的切实开展,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性。

  各年级自行确定年级活动主题,各班可以自行开发活动内容,上报给教导处,做到活动主题教师明确、学生明确、人人明确。学校将通过组织听课、查阅资料等方式加强检查,促进教学质量。

  (三)普及学习与特色发展相结合。

  本学期,我们将加大特色建设力度,争取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做细、做大、做强。首先,我们要继续以校长室、教导处、教师为三位一体,齐头共抓特色建设工作。其次,我们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级研讨,继续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加强对教师的二级培训,拟组织教师再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公开教学展示活动,提高教师执教这门新兴课程的能力,提高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益,托起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再由各位老师全面推开,利用好各个阵地——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活动等,组织学生学习,做好普及层面的工作。我们要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美术课、班队课等课程有机整合,使师生人人参与制作,学习制作方法,形成基本的技能。

  (四)重视劳动实践,培养劳动技能

  “劳动技术教育”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大内容。但是不可否认,在过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认真抓好这个工作。本学期我们要向“劳动技术教育”这一领域迈进,鼓励教师用好劳动教材,适当开展劳技教育。如一些手工制作活动等,让他们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四、具体工作安排

  执行华天区第二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任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活动,也是让学生通过实践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体验的活动。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相关学科活动(环保教育、安全教育、创新教育、法制教育、时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要注重开发社区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注重获取学生经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目标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运用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体验实践活动中的苦乐,激发和培养学生发现、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学习和共同探索精神,塑造和完善学生人格,形成一对学生。

  三、活动:

  选择和组织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开展活动:

  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范围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四、实施要点:

  1、学生的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动。

  (1)谈论你在家庭和班级中角色。

  (2)简单描述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爱好和特长。

  (3)时刻保持个人清洁,保持良好的个人习惯,维护学校的秩序和整洁。

  (4)经常参加洗衣服、做饭、洗碗、打扫房间等家务劳动。

  (5)了解一般的生活礼仪和普通的相关表现。

  (6)了解他们与家庭和社区环境的关系,并能说出他们的角色。

  2、社区服务中心

  (3)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和支持系统,帮助自己和他人。

  (4)了解相关的社会行政机构及其职能,了解社会资源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3、户外休闲和探险活动。

  (1)观察户外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变化。

  (2)规划适合学生的户外休闲活动,逐步学习户外生活的生存能力。

  4、人际关系和交流活动。

  (1)讲述你与家人沟通的方式,体验家庭生活的`重要性。

  (2)讲述自己与人相处的经历。

  (3)参加各种小组活动,了解自己小组的特点,乐于表达自己,乐于与他人交流,养成互相关心、遵守纪律的习惯。

  5、环境教育活动。

  (1)观察家庭和学校周围的环境,了解环保与自身的关系。

  (2)讨论环境变化和破坏可能带来的危害,讨论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必修课。它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其目的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方案的时候,尽可能地充分注意体现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特点,努力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并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及专业水平,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的课程,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

  二、活动目标:

  根据新课改实施纲要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结合我校特点,我校确定目标如下:

  1通过了解和联系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奉献爱心。

  2、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学习的兴趣。

  3、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条件,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4学会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

  5通过创编节目和模拟表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实施的基本原则。

  1、亲历性原则。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现实的情境,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来获得xx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自主性原则。根据本课程的目标和特点自主选择活动场所,自创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使其充分享受xx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服务的充实,获得并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生存体验。

  3、协同性原则。由于本课程的`开放性、跨学科性、主题性等特点,各科教师应共同协作,并与社会各界人员〈如家长、社会有关机构的工作人员等〉相互配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协同使活动开展得顺利。

  4、整合性原则。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学校、社会和自我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

  四、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1、以校本课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美术教育为重点,每周安排一次课堂教学活动实践,开展长期活动。

  2、根据各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综合实践活动,以专题学习、动手实践、科学xx的形式实施。要求至少每月活动一次。

  3、班主任结合少先队主题教育,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类型与指导策略研究

  五、活动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感受自我发展和关注社会生活两条线索展开。四个指定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互渗透、有机融合。主要包括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六、活动对象:

  三到六年级全体学生。

  七、活动组织形式:

  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小组、班级、学校、家庭活动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不拘泥于形式,注意活动的实效。

  八、活动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参与状况,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以及老师、家长等作出中肯的评价,可以采取问卷调查表形式。

  九、注意事项:

  1.综合实践活动都有专门的课时,可以严格按照课表上课,也可以灵活使用这些时间,每次活动的时间和活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调节,既要讲究实效,又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

  2.要高度注意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防止有害于学生身心及易引起诉讼的事件发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7

  一、学生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我们将始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和有效的实践方法,学生真正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新课程健康、快步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3、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使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小主人。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背景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

  四、研究内容: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这一课程形态的目标特

  点及我校实际情况,综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主要围绕"爱我祖国,

  爱我家乡,爱我社区"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活动课程,并恰当处理好新

  生成的目标和新的主题。

  五、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考察、调查、访问等认识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爱心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

  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学生了解社会上的许多职业分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5、认识家乡,通过对家乡地理、人文、风情、民俗、土特产、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调查,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六、教学方法

  1、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2、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3、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

  4、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七、活动评价:

  1、方案卡与评价表展示

  2、举行一次现场展示会,评选"先进小组"

  3、项目作业展示

  4、手工制作资料收集展示

  5、撰写总结论文反思心得并交流

  八、教学进度安排

  1—2周人类的好朋友——动物与植物

  2课时

  3—4周保护我们的家园

  2课时

  5—6周城市的固体废弃物

  7—8周空气与人的关系

  2课时

  9—11周生命与绿色同行

  3课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信、自强”为目标,以“弘扬传统文化,热爱家乡;参与实践活动中,学会求知;自我锻炼保健,学会生存”为主题,通过引导、感知、实践体验来实施校本课程,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生活自理能力,本着研究校内资源,开发校外资源的工作方针,对本土资源进行教育化的开发,使课程的内容更贴近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二、教材分析

  校本课程开发充分体现了课改的指导思想,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一种教材,体现了课程资源的多样性,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需要在实验中不断地学习、求知,根据学校特点,四年级以爱家乡为主要教学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爱家乡的.乐趣

  四、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人,其中男生有27人,女生16人,学生基本上住在农村,地方偏僻,觉得没值得留念的,想过那些繁华城市的生活,好处多多。

  五、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和爱乡教育,增强学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断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使学生懂得家乡物产丰富,自然风光好,从而引导学生热爱家乡,树立建设家乡的远大理想。

  六、具体措施:

  1、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丰富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与体验,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构建开放式校本课程,充分利用车溪风景区、王家坝水库、人民公社旧址馆等基地资源,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相关的教育网络,拓展学习空间。

  3、建立多元、互动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形成学生认同乐于参予的激励怀评价形式

  4、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确实组织好活动,不留于形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的兴趣。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9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年级是学生思想的过度时期,这时的学生比较敏感、自我,为此,本学期,我计划通过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各种有益的活动,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帮助他人。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集体荣誉感,为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而努力。

  二、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一门与各学科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不是其它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它课程具有互补性。

  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鉴于以上认识,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围绕三条线索开展活动,即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

  三、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和智力的发展,更关注他们情感的体验、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情感态度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的意识。

  2、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知识方面: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

  四、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在活动中,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以配合的形态呈现的。因此,我们依据校特色活动,地方特色,以及时令,季节等,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五、课程实施措施:

  管理策略: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刚刚起步,如果只是组织大量的活动而没有有效的管理与引导,将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低效的。因此,我想在观念更新为先导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分析现状,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好课程,研究课程,不断提高课程的实效和质量。

  首先,统筹规划,制订出学校、年级、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整体实施计划。我们依据地方特色与时令、季节特点,让学生紧紧围绕校级研究课题――学生“自我”主题的开发,让学生去设计一系列研究自己、研究同伴的问题,作为“短线”活动随时穿插于其中。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会不断生成新的.目标和新的主题,我们会不断适时进行补充和调整。

  其次,加强向社会、家长的宣传。利用有关媒体,家长学校,家长会,广泛宣传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以及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有关计划及安排。引导社会和家长了解综合实践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反而会因为活动能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有益于学科课程的学习。从而重视这门课程,配合学校开好这门课程。

  第三、活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的评价必须采用全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强调评价的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是学生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0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正在探索中的一类新型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选择是从学生身边事物开始,其主要思路是围绕“我与家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等综合性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展开。

  二、学生分析:

  1、通过一学年多《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本科学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2、虽然经过一学年多的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3、对活动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4、本年级共2个班,每班都有50人左右。大部分学生的都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喜欢综合实践活动,爱动脑、爱动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较差,以往的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再加自己不严格要求,所以教师平时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活动目标:

  1、学生的发展,围绕发展学生潜能这一核心,正确处理学生、教师、教材、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2、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其获得参与研究的积极体验。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自由活动,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3、重视学生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4、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5、使学生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探索、尝试、参与和解决的自由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地发展。

  四、教学活动的具体措施

  1、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备课,收集各种资料,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并且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活动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等,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尝试、参与和解决的自由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地发展。

  4.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运用和验证益友的学科知识经验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采用独立活动和合作活动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沟通合作,学会互相交流,学会与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区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和我校整体工作为指导,切实实施教育科研先导工程。以我校一、二、三、四年级实施的“综合素质潜能开发研究”及市规划办课题实验为重点,以教师教育科研素质提高为主线,以校本科研培训为结合点,全力做好我校的科研工作。

  二、重点工作

  1.在一、二、三、四年实施的“综合素质潜能开发实验”是我校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之一。现已基本形成了课堂教学研究、实践汇报的基本体系。本学期继续做好实验工作,在完善实验方案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四年级的实验。

  2.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课题的研究。本学期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方案,全面研究评价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在实验研究中取得成绩,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真正起到作用。

  3.加强学校教育科研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的实现。结合我校具体工作积极开展“教师大练兵”活动。,科研室做好培训、指导、考试、反思等各项具体工作。同时有计划地培养学校的科研骨干。

  三、具体工作

  八月份:

  1.制定学校科研计划。

  2.进行“学生综合素质潜能开发”中“积累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研究”教材编辑工作。

  3.进行数学思辨教材的系统编辑工作。

  4.进行“xx”课题实验工作。

  九月份:

  1.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活动,重点研究各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力争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上有所提高。语文学科在抓好常规语文课程落实的基础上,重点落实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在阅读教学中重点开展“读、悟、累、用”的研究,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鼓励有总结能力的教师撰写科研论文。

  数学学科:夯实课堂教学,进行“提高数学试卷讲评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英语学科要继续夯实课堂教学,进行“提高英语试卷讲评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继续进行大练兵活动。

  3.强化各学科教师对课标的解读能力,为参加全区大赛做准备。

  十月份:

  1.继续进行民生路小学教师大练兵活动。

  2.各学科继续进行“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的研究。

  十一月份:

  3.各学科教师按区课堂教学大赛的相关要求准备自己参赛的课堂内容,段主任把关指导。

  一月份:

  1.课题汇报课。

  2.总结本学期科研工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1

  一、年级的基本情况: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不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此,他们应该逐步培养一些探索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有趣的活动话题,在小组学习中尽量与学生合作,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潜力。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使其具备一定的沟通合作、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资料问题的方法,研究和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主动等良好的人格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主人。

  二、活动目标:

  通过调查讨论,开展专题活动,了解学习行为的含义和良好学习行为对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从而引导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通过调查、访谈、查阅资料、实践操作。在活动中,让学生更多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通过实践学习,让学生融入社会公益活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尊重和关爱他们。

  通过调查身边的民间活动,可以了解家乡的产品和悠久的历史,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调查和访谈,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人与计算机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强学生合理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通过防火知识和开展防火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防火意识和在危急情况下为自己和他人采取正确救援措施的能力。

  三、活动评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应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各方面的个体表现。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技能,还要关心学生情绪、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变化,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提高,学生社会化的发展。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的行为、情感反应、参与和合作活动。要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自我反思和评价”自己的各种表现,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在现有水平上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化表现,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有学习成功的快感。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活动流程,熟知整个活动操作。

  2、努力创造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创造和收获。

  3、利用现代媒体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活动,也是一种通过实践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有关学科活动(环保教育、安全教育、创新教育、法制教育、时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注重开发社区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体验的获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目标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运用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知识,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中的苦与乐,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活动内容:

  选择和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开展活动:①学生与自然的关系。②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③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范围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四、实施要点

  1、学生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动。

  (1)说说自己在家庭与班级中角色。

  (2)简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3)经常保持个人整洁,保持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并能维护学校的秩序与整洁卫生。

  (4)经常参加洗衣、做饭、洗碗、整理打扫房间等家务劳动。

  (5)懂得一般生活礼仪及平常相关表现。

  (6)了解自己与家庭、社区环境的`关系,并能说出自己的角色。

  2、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1)体会参加社区服务的意义,撰写心得体会。

  (2)了解自己所在社区邻里的情况,开展适宜的邻里交往与邻里服务及社区服务。

  (3)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及支援系统,并帮助自己和他人。

  (4)了解认识相关社会行政机构及其功能,了解社会资源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3、户外休闲与探索活动。

  (1)观察户外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变化。

  (2)计划适合学生的户外休闲活动,并逐步学习野外生活生存能力。

  4、人际关系与沟通活动。

  (1)述说自己与家庭人沟通的方式,体验家庭生活的重要性。

  (2)说出自己与他人相处的经验、体会。

  (3)参加各种团体活动,了解自己所属团体的特色,乐于表达自我并愿意与人沟通,养成互相关心与遵守纪律的习惯。

  5、环境教育活动。

  (1)观察家庭与学校周边的环境,了解环境保护与自己的关系。

  (2)探讨环境的改变与破坏可能带来的危害,讨论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

  五、时间安排

  时间课题

  第1至第3周有趣的纸世界

  第4、5周钱币、历史、生活

  第6、7周校园里的浪费现象

  第8至第10周生活中的艺术

  第11至第13周我是社区小主人

  第14、15周我为交通绘蓝图

  第16至第18周小导游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为了让课堂活起来,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创建综合实践活动高效课堂,为此制定本计划:

  一、活动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

  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二、学生分析

  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具体措施:

  1、把活动的激情带给学生

  一个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老师,首先是情感丰富的人,一个有激情的人。综合实践活动课堂需要激情来支撑。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种思想影响另一种思想。”活动课老师应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情感,这样才能影响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试想,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自己无动于衷,没有激情,活动平平淡淡,索然无味,那学生怎么能受到感染呢?怎能不恹恹欲睡呢?又何谈课堂的高效呢?因此,教师只有用激情打造的切实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学生的情感才会得到感染和升华,他们会把最大限度的精力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学习效率会切实得到提高。

  2、把研究的权利放给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本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

  首先,在研究内容的选择上必须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不能站在教师的角度代替学生选题。教师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自主确立合理的活动主题,指导学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己身边的问题以及自己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等,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发现并确定活动主题。在初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教师可作一个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中选择若干有益的活动主题,供学生选择。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确立活动内容或课题。

  其次,在具体活动的实施阶段,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获得成功。教师要敢于放手,保证学生亲历亲为,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而不是个别、零散的片段。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走弯路,让学生经历“尝试—错误—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有的教师生怕孩子出错,或者害怕活动时间长了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因此常常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成果直接交给孩子。殊不知这样做,综合实践活动少了孩子的自主研究,课堂就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不仅不会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还有悖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因此,把研究的权利放给孩子,把实践的时间还给孩子,才会有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高效局面。

  3、把科学的方法导给学生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实际困难,诸如设计和修订活动方案、设计调查问卷、现场采访、搜集处理信息、撰写调查报告等,如果我们教师一味的放手弃之不顾,没有科学的方法指导,仅凭学生已有的经验是不可能做好的,学生的调查研究和探讨是不可能有效到位的。教师不仅是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更应该是学习的指导者。因此,教师必须适时的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把科学的方法导给学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胆尝试摸索总结了一系列的方法指导课,如《设计采访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课型,对学生的活动有很大的帮助。有了科学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活动不再是盲目的、低效的。在学生活动感到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度的引导和点拨,引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指导他们及时修订实施方案,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活动中遇到困难的小组,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创设必要的条件,帮助调整研究计划。活动结束后,小组要提交活动记录报告,内容包括活动形式、活动过程、活动结果等。教师要认真审阅研究报告,提出该小组活动中的优点与缺点,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4、把展示的机会让给学生

  成果的交流与展示这个阶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指导和协助学生整理资料,形成结论,共同商量将活动得出的结果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是学生写的日记、拍的照片、收集的实物、编写的报纸,布置的板报等等。教师要给足时间组织学生充分开展交流和展示活动,如:《小小蔬菜博览会》,《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会》等,把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和推广。通过展示,我们让精彩于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秀出自己的别样的风采。学生品尝了成功的滋味,这也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参与到下一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来。

  5、把评价的空间留给学生

  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过程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过程,通过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评价很多时候也是一种赏识教育,而不是专门给他找毛病的过程。活动的评价应贯穿与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以便使学生知道参与的结果,看到自己的进步,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多元化的评价,引进民主的评价方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共评,在交互式的评价过程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断进步。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次的活动的进步争取成功的机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4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本课程是一项探求在自然常态教学条件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力求把这门课作为一像语文、数学一样的课程要求去实施、去开发,使之常态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拓一条有助于学校发展特色的新路子,本学期我们构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模式。继续开展并利用学校周边有利环境进行课题开发,力求把实践学习融入学生生活,体现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律方面的知识。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4人,其中女生27人,其中男生27人,大部分学生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一种积极探索问题的意识,课上一部分同学状态较好,课堂气氛活跃。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集中精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本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编排上充分体现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容易激发兴趣。

  本学期主要有以下几个单元:

  1、中国结

  2、当地土特产品调查

  3、当地旅游资源调查

  4、陶艺

  5、认识电池

  三、教学目标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法的变革。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相关法律知识。

  四、具体措施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开发学校资源。一是利用校园丰富的植物资源;学校的植物园经过上学期的努力,已初具模型,本学期的重点是让学生亲身参与植物园的开发与利用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每周三节课定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也可以把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

  另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发挥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1)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3、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在期末做好实验班级活动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评价工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把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要求作为工作指导,努力开展好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因此,在课程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十分注重教师的课程意识,形成实践的课程观,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切实确立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生活实践目标——强调学生在真实生活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表现自我和验证学科学习内容。

  2、人生体验目标——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活动的意义,在体验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增进对自己的了解,从中发现人生的意义。

  3、个别发展目标——在同一主题下针对不同能力,兴趣爱好和需求而设计多元活动内容,给学生个别发展的学习机会。

  4、学科整合目标——运用校内外的.多种资源,整合学科知识。

  三、工作重点

  由于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了解不深,所以我们的工作重点有:

  1、强调综合实践理论知识的传授。

  2、增强在各个活动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

  3、让学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弄清楚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活动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4、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的同周围环境接触,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综合能力。

  5、加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资料积累,包括各种形式的原始资料,并逐步完善学生的综合实践个人成长档案。

  四、工作安排

  (一)、准备阶段:

  1、针对学生特点研讨并制定研究计划。

  2、完成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主选题会、确定课题。

  3、学习课题方案、计划的制定方法。

  4、各小组制定小课题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

  1、各课题组根据计划定时定地开展活动,做好记录,保留每次活动的各种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小结,总结前段时间的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活动中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并指导后阶段的活

  3、各小组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边实践边研究。

  (三)、总结阶段:

  1、学生整理好各自的资料,写好活动中的体验,感受及收获等内容。

  2、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3、学生自评

  4、教师评价,整理各方面资料,写课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05-15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06-27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02-0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5篇11-12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05-17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06-27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05-2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12-16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5篇)03-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计划12-24